中山大学低碳领袖高级研修班共有22名学员,包括广东能之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天宙,广东能大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卢伟中,广州碳排放交易所副总裁黄凯,南方经济研究院院长温斌,广东埃文低碳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黄琳、高聪,广州好采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洲,广东省低碳产业技术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锦焕、崔晶,低碳企业家和社会精英刘依朴、黄涛、周小平、王若华、邓浪华、彭小慧、魏微、曾旺、吴清华、叶欣舒、董芬。
中山大学低碳领袖班组团参加2015年巴黎气候峰会,并于12月1日集体出席2015年中欧社会联合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对话会,向COP21/CMP11(2015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1次缔约方大会)提交《共识文本》。
2015年中欧社会联合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对话会是COP21/CMP11(2015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1次缔约方大会)总议程的一部分,于12月1日在COP21/CMP11组委会民间组织活动专区《气候一代》(Climate Generation Area)一号大厅举办。
2015年中欧社会联合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对话会旨在为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的成功举办贡献力量;促进新的中欧对话机制的建立,加强彼此间的对话交流、经验分享,探讨新的治理模式;搭建中欧绿色发展对接平台,鼓励发展再生能源、绿色建筑及循环经济,促进地方行动和国际视野的结合,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促进中欧企业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里的通力合作,努力减少生产和生活活动中的能源消耗和碳足迹,以期实现向可持续社会转型的目。
本次对话会上,中欧社会论坛向联合国巴黎峰会COP21组织者正式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反思发展模式,共建公民伦理“《共识文本》。该文本由中山大学周永章教授团队和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联合起草、审定,并广泛征求中欧社会各界民间组织意见,历时18个月,曾于2014年12月份向巴黎气候会议和利马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0)提交。
《共识文本》表达了中欧社会论坛成员的共同愿望:应对气候变化,反思发展模式,共建公民伦理。该文本阐述了成员们的立场与责任,并就中欧对话机制、政府谈判、民间合作、NGO组织和企业合作等方面,向社会各界发出了相关倡议。
《共识文本》主要起草人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低碳领袖高级研修班创始人和首席导师周永章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出席了提交仪式,并做就起草历程和感受做发言介绍,接受记者采访。
(大会重头戏,由中山大学周永章教授团队和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联合起草、审定,并广泛征求中欧社会各界民间组织意见的《共识文本》正式提交给联合国巴黎峰会COP21组织者,发出中国低碳声音)
参加提交仪式的还有联合国环境署可持续城市、生活方式与产业部司长阿拉伯•浩巴拉,欧盟地区委员会前主席、欧盟环境委员会成员米歇尔•勒布伦,法国COP21组委会秘书长居纳尔,环境保护企业联盟(EPE)总代表ClaireTutenuit,法国可持续城市及企业联盟召集人帕葩拉尔多,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蒙牛乳业集团创始人、老牛基金会创始人牛根生,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秘书长王利民,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浩明等百名嘉宾与会。
中山大学低碳领袖高级研修班共有22名学员代表出席见证了这次《共识文本》的提交仪式,在本次对话会上,还发布了《中国城市开发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联合国环境署《可持续城市与社区标准导则-SUC标准》(第二版) 文本发布以及阿拉善SEE《企业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